close



前言:

悲憐遭痲瘋塗炭的生靈,他主動走近人見人怕的病患,擁抱他們的斷臂殘肢,改善有如地獄般的髒亂環境,給他們對抗病魔與活下去的力量。

坐落於台北新莊小山丘上的樂生療養院,這裡住著的是一群早已被家人、親友、甚或社會所遺忘的痲瘋病患;早年痲瘋無法醫治,社會便將患者集中隔離;痲瘋病人任由病菌啃噬他們的末梢神經,造成手足畸形、面容扭曲,即使痊癒,痲瘋的「烙印」依然駭人,患者只能在此終老。
但來自奧地利的谷寒松神父,三十年前卻主動走近樂生院,他關心、擁抱痲瘋病患,不惜和病人共飲一杯水,慈愛地撫觸病患的斷肢殘臂…;對樂生的院民而言,不論自己是否天主教友,谷神父像天使般地降臨這裡,靠近他們、愛憐他們,表示上帝終究還是沒有遺棄自己…。


循著上帝的腳步 隻身來台服務


谷寒松神父1933出生於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谷中一個美麗小鎮,母親基於對中國文化的嚮往,將五個小孩分別取名谷寒杉、谷寒松、谷寒梅、谷寒柏、谷寒竹,生日與國父孫中山誕辰同一天的谷寒松神父,在高中畢業後即加入耶穌會,1961年被派遣來台傳福音。行前母親對他說:「寒松,中國人那麼多,而且長得都一樣,你怎麼分辨誰是誰?」沒想到,兩週後母親突然去世,遭逢母喪的他,依然強忍悲痛,飄洋過海,途經香港時,他看到一堆黃皮膚、黑眼睛的年輕人,個頭一樣高,穿得相似,心想:「媽媽,原來您已預見這一切,你說得對,天啊!他們長得一模一樣,我該怎麼辦?」幾天後他在基隆登陸,谷神父不會說中國話、看不懂中文,十分惶恐,所幸,一切困難最後都迎刃而解。
1975年,在輔大神學院任教的谷神父應李明德神父之邀,第一次造訪就在輔大旁的樂生療養院。當他目睹一處「怡園」空地上,竟住了十二名嚴重痲瘋和精神病患,他們有人手腳殘缺,有人目光呆滯、無法言語,在一坪不到的空間,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全擠在一起解決;谷神父感到極大的憤怒,氣得全身不由自主地顫抖…。他滿腔怒火衝向聖堂嘶喊:「我完全不贊成!一個人身上怎麼同時有兩種嚴重的病?感染痲瘋已夠可憐了,為什麼還讓他們得精神病?」
半個小時過去,眼淚流乾了,谷神父彷彿聽見有聲音對他說:「谷神父,你去吧!能做就做,其他的交給我來管。」本來谷神父就十分惦記:發願當修女的妹妹谷寒梅,原本計畫到韓國服務痲瘋病患;谷神父直覺,這是上帝將妹妹的理想投射到自己身上;從此,他義無反顧投入照顧痲瘋工作。他在樂生療養院擔任天主堂司鐸,負責病患的牧靈,不時為病患權益向院方談判、向省府衛生處發聲。


改善衛生環境 帶領病患脫離「地獄」


痲瘋在當年仍乏有效藥物醫治,當局唯一的防治法寶便是將患者隔離,以免傳染他人,由於痲瘋桿菌侵犯末梢神經,讓患者失去痛覺,即便手腳有傷、遭火噬都不自知,因此,指節、腳掌一寸寸地腐爛、只有一節地截去,面孔也在病菌無聲地啃蝕顏面神經下,變得扭曲,病人遭遇的淒慘,令人不忍卒聞、卒睹,無怪乎痲瘋被視為「天譴」,連家屬也不願接受他們;病患被遺棄在樂生終老,過著隱泣的生活。
谷神父說,那時樂生的病患約八百多人,全住在幽暗、骯髒的環境裡,他不斷向院方請命:要求改善院民的居住環境衛生;此外,樂生雖提供痲瘋病患醫療服務,卻忽略了痲瘋病人其他如肝、肺、胃、精神病等治療需求;因此,病患一旦住進來,如同被判了無期徒刑,不知有生之年是否得以再徜徉院外的藍天下?是否能再享有一次親情的擁抱?在無望的人生摧毀下,院區蒼勁如抱的大樹,幾乎每棵都曾垂吊無辜、堪憐的生命。谷神父不忍這些病患在病痛和隔離的折磨下,尚且得經年累月承受這麼多劣質的待遇;便不憚其煩地向院方勸進,要求改善軟硬體設施,如今樂生設備完善,政府並提供痲瘋病患免費醫療外,還有生活補助,從每月從兩、三千元改為比照榮民,提高至七千左右,讓患者基本經濟需求獲得解決。
神父給病患的福音,當不止是這些有形的物質改善,他無私的愛、包容和接納,才是病患最珍視的寶藏。每回谷神父一出現在病房,灰暗的空間頓時亮了起來,不管受洗與否,病患爭相與他握手、寒暄,好像經由谷神父的垂憐,那怕是一句問候也好,也可增加幾分對抗病魔的力量。


他的慈愛 給痲瘋病患活下去的力量


今日台灣早已不見痲瘋的新增病例,而樂生的老院民們彷佛是一頁頁被別人遺忘的歷史,他們逐漸凋零,如今僅剩三百多人,許多故舊不再、人世全非,院裡平添許多感傷。雙腿已截肢的陳先生,他失明而空洞的雙眼泛著淚光,問著神父:「大家一個個走了,我會不會是下一個?」神父總是握著他癵縮的雙手,慈愛地安慰他:「不會,天主愛你。」接著,帶領他一起唸祈禱文,漸漸地,陳先生臉上浮起一抹微笑。
谷神父有一本珍藏多年的生命書,裡面紀錄了三十年來由他領洗七十多名病人,他翻著一張張泛黃的照片,訴說每一病人的故事。谷神父印象最深的是,1982年已過世的趙姓病人,他因罹患其他疾病,過世前一段日子身上插滿了管子,非常痛苦。神父趨前慰問他,他卻對神父說:「沒關係,這樣可以了。」那一剎那,神父覺得比起眼前這位病人,自己多麼渺小,因為這位病患教會他「忍耐」。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,我還是會應神的召喚,來台灣為這群善良的痲瘋病患服務。」
但擁有72年歷史的樂生療養院,在政府決徵收作為捷運預定地後,面臨搬遷的命運,神父最是不捨;他說,樂生儘管老舊,但花木扶疏,位於向陽山坡的獨棟集合宅院,提供患者最好的療養家居。但政府已決定將樂生改建為綜合醫院,設有痲瘋病患宿舍;神父期望未來還可引進社工、牧靈人員,陪患者說說話,別讓已不具傳染力的病患再落單,孤獨地邁向人生的黃昏。
痲瘋病患人數雖日漸減少,不過,谷神父的使命感和工作負也沒減少;1997年他應澳門耶穌會陸毅神父之邀,和香港譚建平神父同往中國考查,這才發現,他三十年前在台灣目睹的一切痲瘋病患淒慘待遇,如今竟在大陸一幕幕重演。不忍見生命遭此不人道的遺棄,谷神父決將注意力轉移至大陸20萬痲瘋病患的服務上;他在2000年成立「中國痲瘋服務協會」,出任第一屆理事長,從此投入偏遠的四川、雲南、廣東山區的痲瘋患服務。


不忍生靈遭遺棄 奉獻步履跨向彼岸


谷神父回敘述一次到四川偏遠山區的痲瘋康復院,綽號「啞巴」的患者看來已好幾個月沒洗澡、洗頭,腳部傷口嚴重潰爛,令他無法行走;神父於是為康復院向當地政府申請接水、接電,並招募修女展開照護服務。當康復院第一次接上自來水,神父迫不及待地要幫「啞巴」洗澡;從「啞巴」身上流下的水是黑色的,但神父不以為意,請修女為他悉心包紮傷口,「啞巴」的傷口終告癒合、可以走路了。他為了感謝神父,「啞巴」親自抱來一堆玉蜀黍要給神父;神父接過玉米,笑得合不攏嘴,好像是天主給他的賞賜一般。
神父為了讓痲瘋病友知道,他是真心相待、不分彼此,常與病患共飲一杯水,有人問:「不擔心被傳染嗎?」「如果能被傳染,是多麼榮幸的事!」他最懷念比利時籍的達彌安神父,他生前照顧痲瘋病人微不至,最後竟因而染病辭世;達神父的不幸,卻成了在谷神父心中的英勇事蹟。
已71歲的谷神父依舊耳聰目明,走起路來健步如飛,穿梭在病房間,連四體不勤的年輕人也趕不上。神父的秘書說,其實,谷神父的膝關節已退化,每星期都得上醫院報到,打止痛針,但神父不喜歡人家提起這些,他的字典裡,沒有「退休」字眼;他說,這麼多人需要他,他正擔心自己的工做不完呢!(之九)



谷寒松 神父 小檔案

谷寒松,1933年11月12日生,奧地利人。高中時立志到中國傳教,加入耶穌會,完成大學學業後被分配至台灣;1961年首度來台,宣揚福音一陣子後,赴羅馬取得神學碩士、博士學位,於1974年再度來台,在輔仁大學擔任教職,現為輔大神學研究所所長。1975年開始到樂生療養院幫助病患,擔任天主堂司鐸,至今近30年。1997年應澳門耶穌會陸毅神父之邀,到中國大陸考察,發現大陸痲瘋病患極需要幫助,於2000年成立中國痲瘋服務協會,擔任第一屆理事長,募款幫助台灣、大陸兩地痲瘋患者。

【2004/04/21 民生報】
【記者胡恩蕙專訪 & 記者梁欣怡攝影】


谷神父(圖右)
Reference: http://udn.com/NEWS/LIFE/LIFS4/1968599.shtml

讓我們一起為身心靈遭受苦難的人祈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r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